欢迎访问丁月五香天线在线观看—丁月五香天线在线观看!

师德师风

我最喜爱的老师(2016)——王金洲教授

文:| 来源: | 时间:2017-06-12

 

不忘初心,求索育人三十载
 
王金洲,男,1963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现为丁月五香天线在线观看院长。他三十年如一日,勤于科研、乐于教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系学生、无怨无悔。王院长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企业管理的教学科研及高校院系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教)研项目12项,完成企业委托研究项目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ISTP CSSCI收录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被北大核心期刊检索10篇,出版学术专著、参编教材6部。先后14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获评原江汉石油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2次,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1次。工作三十一年间,他多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评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心理困惑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是学生成长途中名副其实的人生导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教育的力量。”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在丁月五香天线在线观看,就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就是丁月五香天线在线观看院长王金洲教授。
起于晨曦,休于晦暝
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王金洲教授在教学岗位上已经坚持了三十一个年头。三十一年年来,他始终严于律己,勤于钻研。提及王教授,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便是他“起于晨曦,休于晦暝”的作息习惯。每天最早去学院办公,最晚离开学院。
很多考研的学生早上六点左右去教室自习的时候,时常会遇见正要去学院的王教授,而晚上十点多回宿舍经过办公楼时,也常常能看见王教授办公室的灯还一直亮着。王教授研究课题,每天基本上都是十一点左右才回家,回家洗漱完后还要再看半小时的书。
何金荣同学说:“王教授这种专心学术研究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当心有懈怠,王教授的这种精神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求索的路上,王教授没有把自己举上云端,摆在一个高不可及的位置,而是把自己沉静下来,以一个普通大学老师的身份在知识的世界里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默默耕耘。他没有把教师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心无旁骛的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以不断突破自己,并向学科前沿迈进作为人生的乐趣。
翻开王教授的履历,30多年来,他曾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教)研项目12项,完成企业委托研究项目10项。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ISTP CSSCI收录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10篇文章被北大核心期刊检索,出版学术专著、参编教材6部。而作为刻苦钻研的见证,王教授所获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王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都源于他积极进取,克难奋进的不懈探索。
“王教授之所以会获得学生们的喜爱,就是因为他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饶静同学这样说道。王教授的人格魅力不是单方面的性格或特质所构成的,而是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这种人格魅力不仅通过渊博的知识体现出来,也通过高尚的师德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而表现出来。
授业解惑,润物无声
王教授主要教授政治经济学和论文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王教授始终坚持并践行着自己对于教学独特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如果学生因得到的答案和所查阅到的答案存在差异而疑惑不解,王教授都会亲自去检验。
讲课的时候,他会将本节课的脉络主线清晰的标注出来,接着在主线的轴上添枝加叶。以这种方式来教学,既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将所要掌握的知识掌握牢固,而且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又进一步地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讲授新课的时候,他会用大量的事例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不仅如此,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知识的同时,他也会适时的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一些问题。
他习惯性的引导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恰到好处的就学生发言中的漏洞或模糊之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然后进行详细地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去发现自己的思维矛盾,由此提高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王教授讲课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喜欢就一个主线展开自己的讨论。讲到兴头,他时常也会实事求是地谈论一些现实问题,分享著名人物论点,普及学科前沿知识。他的语言活泼自由又不乏严谨缜密,言谈之间旁征博引,学识极为渊博。没有多媒体的教室,九十分钟的课堂,一个不带讲稿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引经据典,讲解自然流畅,而讲台下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不断成长。
思政11302班的刘晓君说:“如果指向标建的够高够鲜明,那么它指引的将不仅仅是方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王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指向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教授特别关心学院参加考研的学生,时刻为他们着想。备考期间,王教授会想尽办法为学院考研的学生提供自习场所,每年暑假还专门调配出一个会议室供学生自习使用。笔试结束之后,王教授会动员学院全体教师为学生的面试提供指导和帮助,给学生讲解面试的方法和技巧,动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
2012级思政专业的陈兴杰于2016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考研成绩出来时,他因几分之差而与华中科技大学失之交臂。没能达到报考学校的分数线,陈兴杰感到无比的焦急与迷茫。当王教授得知这个事情后,主动为他加油打气,并积极帮他联系调剂学校。后来,陈兴杰同学经过几轮面试,最终被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录取。事实上,30多年来,类似于陈兴杰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作为研究生导师,王教授每年都会指导2-3名研究生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多少写作论文的经验,王教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和学生谈话的时候还专门从最基本的文献查阅、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学到了不少撰写论文的“套路”,大家一致认为受益匪浅。王教授指导的2009级本科生曹思的毕业论文《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该生当年也被成功录取为东华大学研究生。
作为本科生导师,王教授每年也会指导5名本科生,对他们开展日常谈心教育、学业指导等工作。除此之外,王教授每年还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王教授对学生非常关心,时常资助我们学院像我一样家庭贫困的学生,非常关心我们的成长。每次与王院长聊天,他总会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要趁着年轻努力学习,只有自己本领学好了,才能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曾受王教授资助现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的吕瑞同学说道。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也许就是对王教授求索育人三十载最好的写照。
下一条: